斯普利特古建筑群及戴克里先宫
戴克里先宫建造于公元3世纪末到4世纪初,其废墟在城中随处可见。天主大教堂是中世纪时期在古代陵墓基础上建造的。12至13世纪的罗马式教堂、中世纪防御工事、15世纪的哥特式宫殿以及其他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风格的宫殿构成了保护内区的其他景点。
▶ 斯普利特历史遗迹及戴克里先宫面向地中海和意大利半岛,斯普利特古建筑群在达尔马提亚海岸上的海湾中,建立于公元3世纪,历史上起着管理,宗教职能。斯普利特是前南斯拉夫的历史名城,第二大海港,疗养和游览的胜地。斯普利特罗马时代名“阿斯帕拉托斯”,后改称“斯帕拉托”和“斯普利特”。城市建筑以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夏宫为核心发展起来。宫殿建于公元305年。占地3万平方米,宫墙高达17-21米,宽2米,宫殿正门6根大理石柱是远涉重洋从中东运至,工程浩繁,宏伟壮丽。公元305年退位后,戴克里先国王就住进了他在古希腊殖民地建立的宫殿里,这里靠近他的出生地赛隆。这座宫殿把兵营和皇宫的特点结合在了一起。国王死后,这里从没停止过被占用。614年,赛隆被阿瓦斯毁灭后这里再次成为了避难所,并成为了达尔马提亚教堂的中心,礼拜的场所建起来了。
▶ 在10到11世纪,斯普利特名义上被东罗马帝国统治,其实是在克罗地亚国王的统治下。一座中世纪的城市在一片废墟中站立起来。13世纪,另一座城市发展了西部的宫殿防御工事。从12到15世纪,斯普利特附属于匈牙利王国,是座自由的城市,城市周围建筑着围墙。1420到1797年该城受到了威尼斯帝国的统治,威尼斯只用一圈单薄的围墙围住了蓬勃发展着的斯普利特。从中世纪的鼎盛时期,它的发展开始稳定下来。斯普利特的两个中世纪城市节点,两者面积相当,相互联系。两者都在公共广场的周围设有狭窄的网状的航道。戴克里先宫呈方形,中世纪街道的布局参照了罗马的建筑和道路。另一方面,临近节点的计划则是中世纪空间构造自由发展的例证。一个廊柱和它的小拱廊从正面修饰着这个城市宫殿。在此之上,在威尼斯时期,一系列的房屋被迁移。在防御围墙内,街道与遗留的罗马圆柱相连接。这座宫殿的内院已经变成了一处广场,而帝王的陵墓则变成了大教堂。罗马式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及巴罗克式的纪念物在这个古老的建筑群里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