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尔纽斯历史中心 - 波罗的海三小国世界文化遗产UNESCO - 波兰中国旅游有限公司 CT POLAND
关闭
logo
  PL    
首页 >>信息中心>>UNESCO>> 维尔纽斯历史中心

维尔纽斯历史中心

维尔纽斯被誉为欧洲最大的巴洛克风格古城,拥有变化多样的建筑。

 

马尔堡

马尔堡

▶ 维尔纽斯是从十三世纪到十八世纪末期立陶宛大公国的政治中心,在文化和建筑发展上对许多东欧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尽管遭到入侵和部分的破坏,它仍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保留了哥特式、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式的建筑。

维尔纽斯是一座内陆波罗的海城市,周围是长满树林的群山和沟壑地区。它位于内里河和维尔纳河的交汇点,城市占据着两条河流交汇产生的盆地。城市建于公元10世纪,在历史上具有政治、文化和宗教功能,现为立陶宛的首都。

 

 

▶ 大约公元1000年,一座木质城堡建造在公元5世纪和5世纪就已设防的山上,在附近的山上城堡和住宅也建造起来。格季米纳斯王子(1316-1341)建立了维尔纽斯,1321年成为立陶宛大公国的首都,建造了圣尼古拉斯教堂和弗朗西斯教堂。1387年,由于国家的基督教化和马格德堡城市权利的归属导致维尔纽斯向西方开放,它成为立陶宛主教的第一个驻地。一座新的大教堂和非基督教教堂在13世纪大教堂的遗址上建造起来。1410年,条顿骑士团在坦恩堡被打败,结束了他们对当地的烧杀掠夺,1377年他们对维尔纽斯曾有依次具有毁灭性的攻掠。为了满足建造低地城堡、哥特式教堂和修道院的需要,城市逐渐发展起来。1471年的大火之后,城市又铺设了新的街道。1503年和1522年,人们建造了具有5座城门的防御工事以抵御蒙古人的威胁。维尔纽斯的影响扩展到西欧和东欧。1579年大学的建成使城市成为东欧犹太人主要的文化中心。



在线客服